公司动态
垃圾分类: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发布时间:2016-09-21 浏览次数:80次发布人:李经理
随着经济的繁荣、消费的激增,城乡垃圾产量越来越大,垃圾处理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合理有效地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避免出现“垃圾围村”和“垃圾围城”情况?笔者认为,进行垃圾分类无疑是重要途径之一。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实现垃圾分类,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并减少垃圾处置量,减轻城乡垃圾处理的压力。如何真正实现垃圾分类?笔者认为,关键是解决三大问题:“是什么”“如何分”“去哪儿”。垃圾分类是什么?从意识上,相关部门要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使消费者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呼吁消费者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使消费者进行垃圾分类逐渐成为自觉和习惯性行为。
同时,应着重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例如,外卖餐品应把餐盒、餐具、食物残余进行分类投放,而非一股脑地投进垃圾桶。如何分类垃圾?普遍来说,城市目前使用的方法为二分法(可回收/不可回收)、三分法(可回收/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分法(可回收/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城市在垃圾分类启动之初,可先用三分法等简单分类方法,并在管理正规且便于管理的机团单位、农贸市场、商场、校园、酒店宾馆、物业小区等单位(小区)开展试点,保证分类垃圾得到分类处理。但最终,若想实现资源化利用,获得更好的垃圾分类效果,还应进一步细化分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