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有色金属的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17-05-29 浏览次数:59次发布人:杨经理
简史据考证,铜、铅、锡、汞、金、银和铁都是史前金属。8000年以前,人类就知道使用铜,7000年前知道有铅,3000年前就在炼丹术中使用汞,2000年前就出现了炼锡技术。92种有色金属在17世纪前被认识和应用的有9种。18世纪元素周期表问世,与此同时德国、英国、法国、墨西哥等国相继设立了矿冶学院,开展实验研究,结果发现钴、铂等15种。19世纪科学技术进入繁荣时代,共发现了铌、钽等41种。20世纪由于天然放射性元素镭、铀、钍的陆续发现,逐步揭开了原子结构的秘密;更由于x射线分析、回旋加速器的发明和中子的发现,进一步发现和分离出包括一系列人工放射性元素在内的27种元素。
铜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古老金属之一,在公元前第四世纪人类就掌握了炼铜技术。铅也是人类最早提炼出来的金属之一,欧洲于17世纪有大规模生产铅的记载。人类在古代即已使用含锌的铜合金,中国是最早掌握炼锌技术的国家,明代著作《天工开物》对此作了详细记述。约在16世纪,中国生产的金属锌开始传入欧洲,纯度在95以上。英国于18世纪初期开始生产锌。镍于19世纪初期开始工业生产,铝和镁于19世纪后期实现较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稀有金属的工业化生产较晚,大多始于20世纪,如钨和钼是在20世纪初期,而钛、锆、钽和铌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有色金属工业早期是从开采与利用金、银和铜、铅、锌等逐步发展起来的。20世纪前半叶,铝、镁、镍等金属的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20世纪中期是稀有金属蓬勃发展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工业部门对有色金属需求的日益增加,促使有色金属冶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1990年全世界共生产原铝约18.3lmt,精铜约11.05mt,精铅约7.24mt,镍约0.86mt,,钛约98kt。1993年中国主要有色金属总产量达3.26mt。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所形成的有色金属生产能力,能生产出人类所需的各种有色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