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冬季限产大军扩至8省34市!吉林、四川也要限产!
发布时间:2017-10-30 浏览次数:184次发布人:张女士
地方大气污染治理新政频出。
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公开政策发现,除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6个省(直辖市)外,吉林、四川等省份加入到秋冬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
城市方面,除28个运输通道城市,河北张家口、山西吕梁、山东枣庄、辽宁大连、甘肃兰州、江苏徐州等市也发布了行动方案。
秋冬季“蓝天保卫战”覆盖范围已达8省34市。
《四川省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下称《四川方案》)提出,今年10月至明年3月期间,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有效减少重污染天气发生频率,减轻污染程度,确保蓝天天数多于去年同期,持续雾霾天数少于去年同期。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四川近几年工业化、城镇化推进比较快,项目上得比较多,四川盆地又不利于大气污染扩散,大气污染治理同样面临比较大的压力。
记者查询公开信息发现,2016年11月16日,四川省就启动了当年冬季第一个区域黄色预警。今年9月28日,环保部召开部分省份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座谈会,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陕西省政府有关负责人就介绍了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准备情况。
《四川方案》要求,以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地区为重点,实施10大攻坚任务。其中,所有水泥 熟料生产线实施错峰生产,2017年11月到2018年2月期间错峰生产天数不少于50天。重污染天气期间,采取停产或限产等方式实现应急减排,鼓励产能 严重过剩行业实施错峰生产。
同时,10月10日至25日,环境保护部西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还会同四川省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在成都平原地区8市等重点区域启动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
《吉林省2017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百日攻坚”行动方案》提出,2017年全省可吸入颗粒 物(pm10)年均浓度控制在70微克每立方米以下,其中,2017年10-12月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控制在90微克每立方米以下,较 2013年同期下降7.2以上。
吉林将开展固定污染源达标排放、燃煤小锅炉“清零”、重点行业错峰生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 重污染天气应对等5个专项行动。其中错峰生产是两大主攻方向之一:建材行业在2017年11月到4月的半年内全面实施错峰生产,电力行业加大绿色调度力 度,燃煤供热锅炉实施错峰启炉。
此外,河南省政府近期公开《河南省绿色环保调度制度(试行)》,在冬季采暖期,依据大气污染物排放单位的能耗水平、污染物排放水平和清洁生产水平等,对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程度较大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单位进行区别管控,摒弃限产停产“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