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创纪录!四川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再陷违约风波,3年内债券违约8次
发布时间:2018-09-30 浏览次数:70次发布人:方先生
9月27日,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川煤”)发布公告称,公司债“15川煤炭ppn002”应于9月25日兑付本息,然而截至日终未能足额偿付本金4亿元,仅能兑付利息3000万元。
据悉,“15川煤炭ppn002”本计息期债券利率为7.5,主承销商为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人川煤集团的主体评级为c。
川煤集团在公告中解释,此次债券违约行为,受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煤价下跌、新发行债券困难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司资金链紧张。川煤表示,公司虽多方筹集资金,但截至2018年9月25日终,公司依然未能筹集足额偿付资金。
记者查阅发现,川煤对于债券违约事件似乎已经“驾轻就熟”,仅自2018年年初至今就已发生3起债券违约现象,早在上半年,川煤就先后发布公告称,本该在2018年1月9日兑付的“15川煤ppn001”未能足额偿付本金5亿元,应当在2017年5月15日兑付本金的“12川煤mtn1”也未能足额偿付本金。此外,近年来,还有“12川煤mtn1”、“13川煤ppn1”、“14川煤ppn1”、“14川煤ppn2”、“15川煤cp1”、“15川煤ppn1”都未能按照约定完成本息兑付。
据悉,早在2017年,川煤集团就曾因逾期8个月未兑付债券,被建设银行起诉至法院,导致其包括总部大楼在内的部分资产被法院查封。据川煤集团2018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379.40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1.23。
而据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川煤集团还有一只即将到期的公司债,“10川煤债”,该只债券剩余规模3.50亿元,票面利率5.20,到期日为2018年10月14日。
受社会融资环境整体偏紧的影响,今年以来债券违约频繁发生,尤其三季度债券市场迎来信用风险的集中爆发。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9月27日,年内已经有67只债券出现违约,而三季度发生违约的债券数量就有41只,创出历史纪录。分析人士指出,违约状况加速恶化主要受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而企业违约后主要通过债券转股、破产清算等方式化解危机。
三季度违约数量超上半年总和
近期债市再次被一波密集的债券违约搅动,仅9月25日一天就有5只债券发生违约,发行金额超过60亿元,涉及4家企业,其中有1家上市公司。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债券违约在数量和面额上都呈加速趋势。据统计,今年发生违约的债券有67只,违约金额合计680.8亿元,多于2017年全年总和。2017年发生违约的债券数量为44只,发行金额约38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三季度的债券违约突发高峰。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一季度发生违约的债券有12只,违约金额约95.6亿元二季度违约的债券数量为14只,违约金额约162.5亿元而三季度债券违约达到41只,金额高达422.7亿元,明显超过上半年的26只。
从企业性质来看,出现债券违约的企业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数据显示,这67只违约债券的发行主体涉及29家企业,其中民营企业有20家,占比近七成。此外,上市公司也成为重灾区,29家企业中有9家上市公司,包括凯迪生态、金鸿控股、乐视网、神雾环保、富贵鸟、永泰能源等。
业内人士指出,与一二季度相比,三季度的违约数量和金额都有大幅上升的趋势,违约现象有加速恶化的趋势。币策首席分析师肖磊认为,违约状况在持续恶化,主要表现在违约率和额度都在增大,这跟经济周期有很大关系,一个是市场流动性的问题,另一个是经济本身增长放缓的问题。
周期性行业为重灾区
今年以来受金融去杠杆等因素影响,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强周期行业的债务风险加速暴露。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发生债券违约的企业中,周期性行业成为重灾区。数据显示,属于煤炭与消费用燃料业有3家公司、建筑与工程有3家公司、工业机械有2家公司、铝行业2家公司。另外,燃气、石油与天然气的炼制和销售业、新能源发电业等周期行业也有部分公司涉及。
在违约债券数量方面,煤炭与消费用燃料业居首,有17只违约债券其次为石油与天然气的炼制和销售业,有8只债券发生违约。而在违约面额方面,石油与天然气的炼制和销售业的违约金额最大,高达201亿元。其次为煤炭与消费用燃料业,约134亿元。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看来,周期性行业中民营企业的违约现象更加普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金融强监管之后首先受伤的是民营企业,特别是资管新规之后表外融资大幅萎缩,周期性行业中民营企业的到期债务再融资难以继续。
分析人士指出,周期性行业多数债务比重较高,流动性也相对不足,偿债能力不强。肖磊表示,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还是一个资本密集型,更容易形成债务的积累,产业弹性较差,更容易受到经济周期影响。未来周期性行业还存在一个持续出清的过程。
债务处置困难重重
债券违约事件的集中爆发引发市场高度关注,而在违约发生后,处置、风险化解工作的耗时也往往较长。以去年2017年9月28日发生违约的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该公司在2014年发行的第二期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在到期时违约,仅能兑付利息0.39亿元。如今距离违约已过去一年时间,但本金仍未偿还。
而同一企业旗下多只债券的连续违约、交叉保护条款等,更是加大了处置难度。今年7月5日,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度第四期短期融资券发生违约,直接触发永泰能源14只债券中的交叉保护条款,导致存续期内7只债券加速到期,触及交叉违约。为此,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多次持有人会议,并通过质押股权、出售资产等途径来获得融资,但目前仍未获得实质进展。
其实对于债券违约的求偿并没有统一的处理模式或流程。肖磊认为,债务的处理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资产处置机构的介入,一个是市场化的自我化解,成本需要多方承担。
而黄志龙表示,处置债券违约一般有几种渠道:一是破产清算,按照破产法中债权人受益的先后顺序依次偿还债务二是债转股,通过债转股的方式使得短期陷入困境的企业渡过难关,这也是当前监管部门力推的方式之一。“不过,破产清算最大的难点是就业问题和社会稳定的难题,而债转股的难点在于债权人的积极性不高,债务人参与债转股的意愿也不强,另外债转股之后债权人如何退出也是一大难点。”黄志龙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