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干式和满液式蒸发器的优缺陷都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01-19 浏览次数:63次发布人:高经理
一、干式蒸发器
干式蒸发器制冷剂在换热管内经过,冷水在高 效换热管外运转,这样的换热器换热效率相对较低,其换热系数仅为光管换热系数的2倍左右,但是其优点是便于回油,控制较为烦琐,而制冷剂的充注量大约是满液式机组充注量的12~13左右。
二、满液式蒸发器
满液式蒸发器与干式蒸发器的运转方式恰恰相反,冷水在换热管内经过,制冷剂完好将换热管浸没,吸热后在换热管外蒸发。满液式蒸发器的传热管表面上有许多针形小孔,管内表面上还有螺旋形凸起强化冷水侧的换热。这种同时强化管外沸腾和管内传热的高 效传热管,使其传热系数较光管进步了5倍左右。
三、降膜式蒸发器
降膜式蒸发器,也称之为喷淋式蒸发器,这种换热器与满液式蒸发器相似,但是它又与满液式蒸发器有区别。这种蒸发器的制冷剂是从换热器的上部喷淋到换热管上,制冷剂只是在换热管上构成一层薄薄的冷剂液膜,这样冷剂在沸腾蒸发时便减少了静液位压力,从而进步了换热效率,其换热效率较满液式机组进步了5左右。
降膜蒸发是活动沸腾,由于管外表面的液膜层厚度小,没有静压产生的沸点升高,传热系数高。而满液式蒸发(也就是沉浸式蒸发)产生的气泡易于集聚在换热管的表面,招致换热效率降落,其换热效果不如降膜蒸发。总的来说降膜蒸发属于小温差情况下,但要防止结垢,影响传热效率。
“冷水机组”,是对一种制冷机组的习气命名法,这种“冷水机组”普通用于中央空调的冷源,或者空调工况的制冷,输出的是低温的冷水,通常叫做“冷冻水”,故而得名。普通把只能制冷的叫做冷水机组,而能同时制热的,我们叫做“热泵”机组。
而“满液式”是指机组所用的“壳管式蒸发器”采用了“满液式蒸发器”的方式,这是区别于“干式”、“降膜式”的一种壳管式蒸发器。它的“壳程”内走制冷剂循环,“管程”内走冷冻水循环,从剖面上看,就似乎是筒体里有大半筒制冷剂,而走水的管束浸泡在制冷剂里。它和“干式蒸发器”刚好相反,干式的是“管程”走制冷剂,“壳程”走水,好比制冷剂管束浸泡在水里。
满液式蒸发器,以及满液式机组,比起干式蒸发器/干式机组来说传热效率更高,出水温度与蒸发温度的趋近温差小,沿程阻力小,适宜循环量大的机组(比如离心机),制冷效果好。但是制冷剂充注量恳求大,并且需求专用的回油系统,辅佐紧缩机回油。
假设在机组名字前再加上“水冷”,则是指机组的冷凝器方式,采用水冷却还是空气冷却,分为风冷、水冷。假设再加上紧缩机的方式“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那么就是完好的机组命名了。
比如“水冷螺杆满液式冷水机组”。在大部分场所,为了简单,会省却其中一两个部件的称号,只提和上下文相关的称号,比如“满液式冷水机组”可能是只为了强调“满液式”。
满液式就是冷媒在铜管与壳管之间,而冷冻水在铜管里面活动,干式就是他两相反。冷媒在铜管里蒸发,水在铜管与壳管之间活动,他们主要用于热泵空调上。在工业低温冷水机普通都是用普通那种干式的蒸发器。
四、干式和满液式蒸发器的优缺陷
1.满液式壳管蒸发器在管内走水,制冷剂在管簇外面蒸发,所以传热面基本上都与液体制冷剂接触。普通壳体内充注的制冷剂量约为筒体有效容积的55~65,制冷剂液体吸热气化后经筒体顶部的液体分别器,回入紧缩机。
其优点是结构紧凑,操作管理便当,传热系数较高。
其缺陷是:
①制冷系统蒸发温度低于0℃时,管内水易冻结,破坏蒸发管;
②制冷剂充灌量大;
③受制冷剂液柱高度影响,筒体底部的蒸发温度偏高,会减小传热温差;
④蒸发器筒体下部会积油,必需有可靠的回油措施,否则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转。
2.干式壳管式即非满液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在管内活动,水在管簇外活动。制冷剂活动通常有几个流程,由于制冷剂液体的逐渐气化,通常越向上,其流程管数越多。为了增加水侧换热,在筒体传热管的外侧设有若干个折流板,使水多次横掠管簇活动。
其优点是:
①润滑油随制冷剂进入紧缩机,普通不存在积油问题
②充灌的制冷剂少,普通只需满液式的1/3左右;
③t0在0℃左近时,水不会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