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废品收购站频出怪事 成堆"废铜"转眼变泥巴
发布时间:2010-08-26 浏览次数:117次发布人:a89656291
本报讯 废品收购站,一个和普通老百姓有些距离、可又天天离不开它的地方。最近一段时间内,常熟、吴江、苏州等地的废品收购站却频出怪事:有人用麻袋装着成堆的废铜前来贩卖,小店主以为捞到了大生意乐开了花,不料刚把老板送走,转头一看刚收来的“废铜”竟然全变成了泥巴! “泥巴换废铜”的掉包方式,几天时间就让多名收购站老板上当受骗。
收购站里来了“大老板”
“有人吗?我们要来卖些旧东西。 ”今年5月下旬的一天,正在常熟市虞山镇一家废品收购站忙碌的张女士突然听到,门外有人在高声嚷嚷。生意来了,自然喜得张女士急忙迎上前去,这才看到是2名开着黑色轿车的男子,边叼根烟边急急叫门。
看到两人派头十足,收购站老板不敢怠慢,连忙问他们要卖些什么东西?其中一人自称是建筑拆迁工地负责人,并随手一指汽车后备箱,让张女士自己打开看看:好家伙!里面竟然放着成麻袋的废铜,车后座还放着不少呢。货真价实的东西摆在那儿,急着赚钱的张女士根本没想那么多,卖啥价格几乎全凭对方说了算。
好不容易折腾了半天把货卸完,张女士称重后给了对方4140元,两男子接过钱马上匆匆驾车离开。回到收购站,张女士让手下伙计把成麻袋的废铜搬到货架上。不料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让几块“废铜”突然跌落在了地上,磕掉一层紫褐色的表面,里面赫然冒出了好大一截黄泥巴。被吓出一身冷汗的张女士急忙打开所有的“废铜”口袋,这才明白除了一小口袋里装得是货真价实的废铜,其余的全是表面混有少量废铜的烂泥巴,根本不值几个钱!
案件发生后,常熟市刑警大队会同谢桥派出所,在苏州、吴江警方的配合下,很快在吴江抓获了胡某、叶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经审查,3人交代了5月下旬,利用“泥巴换废铜”掉包诈骗的违法犯罪事实,并交待了在常熟市的谢桥、莫城、大义等多个废品收购点,都曾以同样的方式实施诈骗,导致多名业主稀里糊涂上当。
盯牢收购站“预谋已久”
办案中警方了解到,在这起隐蔽性极强的“掉包”案件中,犯罪分子均为湖北籍人员,在诈骗中冒充建筑公司、工程承包商、外来包工头等有特定身份的人员,驾驶轿车与被害人接触。而且3人已经结成基本固定的分工模式,一人搭讪、一人谈价格结伙进行“掉包”诈骗。诈骗成功后即迅速离开现场,由于有汽车,他们基本采取打一枪换个地方的流窜作案。今年5月下旬常熟连续作案4起后,3名犯罪嫌疑人迅速流窜至吴江,准备再次进行诈骗活动,不料被一路跟踪的警方当场捉住。
“你看,这些人之所以诈骗屡屡得逞,早就精心设计过了,一旦瞄准就马上下手。 ”办案民警向记者介绍,犯罪分子对被诈骗对象是有所选择的,他们都会选取规模较小、地处偏僻、私人经营的废旧物资回收点,甚至选取流动的废旧物资回收人员进行诈骗。而被诈骗人多为女性或老年从业人员,由于受害人本身防范意识并不强,耐不住一番花言巧语很容易上当。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受害人由于文化程度比较低,受骗后能主动选择报警的人并不多,少数人碍于面子,且自身收购的物品本身“有猫腻”,使得其也大多不愿承认收购或上当受骗。正是抓住这种“怕查”的心理,从而让犯罪分子一次次得逞。
警方调查发现,犹如魔术一般的“掉包计”,玄机全在于犯罪嫌疑人将用于作案的车辆进行了改装,车后座和后备箱之间可以通过手动打开,且车辆选用了透视能力较差的车膜,使得车外无法观察到车内情况。诈骗分工往往为一种“2+1”模式:2人分别坐于正副驾驶位,另1名犯罪嫌疑人则携带用黑色塑料袋或蛇皮袋等包装的泥巴(表面混有少量废铜)躲在后座脚踏之间。车后备箱则放有同样包装真材实料的废铜。诈骗开始后,坐在正副驾驶位的2人负责和受害人交谈、验货,验货完毕等待受害人取钱过程中,由车内1人迅速进行掉包。交易完成后则迅速驾车离开现场。
街头诈骗瞄准一个“贪”字
不仅仅在常熟、苏州,早在2007年夏天,太仓市就发现了一起利用假漆包线行骗案件,瞄准的也是路边废品收购站,当时在全国尚属首次。
2007年7月19日凌晨,太仓警方通过夜间巡逻,在陆渡镇陆渡村抓获一名诈骗犯罪嫌疑人李某,并缴获了一卷假的 “漆包铜圆绕组线”。经查,犯罪团伙使用的“漆包线”制作逼真,表面有产品的商品标识,滚圈外层有一圈铜线缠绕,实际上里面装满了黄沙。犯罪分子多以一些废旧金属收购站为侵害对象,以低于市场价200至300元的价格诱使贪财的业主购买。由于废旧收购站业主在收购时以为是赃物,所以当他们发现自己被骗时一般也不敢报案。正是靠着这种蒙人把戏,这伙人在短短4个月内,就在南京、常州以及苏州园区、新区等地大肆行骗,屡试不爽。
2009年冬天,同样是在太仓市,四男子佯称“卖旧货”铤而走险骗钱抢劫,结果被警方当场打掉这个抢夺诈骗团伙。 据犯罪嫌疑人方某、刘某某等4人向警方交代,案发当天他们驾车至太仓市板桥一废品收购站内,以卖旧货为名与小老板李某搭讪,并乘其不备抢走其手中4700余元现金。而在太仓市南郊永丰村一废品收购站内,他们以调包手段一下子诈骗现金3100元。警方接到市民提供的线索后,在嫌疑车辆准备从太仓逃往上海的途中将其查获。
如今,以“泥巴换废铜”的掉包诈骗卷土重来,瞄准的正是人们会时时冒出的一个“贪”字。办案民警介绍说,诈骗犯罪历来是一种高发的侵财型犯罪,特别是看起来都是“小把戏”的街头诈骗,往往会在很长时间内让多人不断上当。比如在这些专门盯牢废品收购站的诈骗案件中,犯罪分子几乎摸透了小老板的心理——什么时间要装酷、什么时间开始夸口、啥时候开始掉包,一环套一环全在于你能否上当。只要你一心想着钱,不消几个回合你肯定中计。
为防止这类新型诈骗案件高发,近期内苏州警方将加强对废旧物资回收站的日常检查监管,明确可回收物资类别,严控对工业原料、成品材料等物资的回收,杜绝非法收购现象。并向废旧物资回收站及从业人员发布预警信息,提醒业主小心上当。有条件的,将会建议业主在合适位置加装监控探头,方便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