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粮垄断托市粮收购,农民利益很受伤
一篇来自于中国粮油信息网 2012-7-31 8:11:24 的文章《中储粮托市收购排除民企,农民无奈低价卖粮贩子》,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储粮垄断了托市粮的收购,排挤民营企业,变相压低价格,严重伤害了农民利益,受到了农民的抵制和抗议。下面是该文章报道的摘录。
在6月12日,河南省已启动今年小麦托市收购预案。 民企失托市收购资格。 中储粮河南综合处副处长孙淼向记者证实,河南省的民营粮食企业,今年确实没有被批准进行托市收购。主要因为中储粮总公司今年在全国范围内都没有批准民营粮企从事托市收购。
河南金粒麦业有限公司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储粮河南和地方粮食局曾先后数次对原来参与小麦托市收储的民营粮企、粮库进行审核、验收和筛选,并最终宣布,1000多家河南民营粮企中,共有74家民营粮企、粮库通过审核。最终,74家民营粮企的收储资格均没有被中储粮总公司批准。
随后,中储粮河南对外公布了984个托市收购库点,正式开始夏粮的收购工作,但问题很快出现。
河南民营粮油收储企业协会(筹)一位负责人表示,与往年河南省3500多家托市收购库点相比,今年仅有984个库点,托市网点既少又分布不均。由于上述库点的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甚至几十公里的范围内都没有托市收购库点,给当地农民的粮食出售造成很多不便,部分农民因无力运输,不得不将手中粮食以低于国家最低收购价的价格卖给“粮贩子”。
来自河南信阳的一家民营粮企负责人称,自己的仓房占地4000多亩,已先后为此投入1亿多元,但最终不得不看着这些仓房闲置。
往年,中储粮在托市粮收购中也存在严重的问题,比如“转圈粮”。
所谓“转圈粮”,是指粮库在托市收购前给企业打招呼,企业帮忙拍下前几年收储的陈粮。等到实际收购时,粮库再从企业手中把粮食买回。粮食在交易过程中并没有离开粮库,莫须有地“转了个圈”后,就能为粮库带来一笔额外收益。
(马纪朝)
衡祥麻袋公司(壹捌玖叁贰捌壹肆陆捌捌、壹叁捌叁壹捌零壹叁陆捌)是中储粮麻袋供应定点单位,但是我们对中储粮存在的问题不护短,农民的利益和国家粮食的安全是最重要的。衡祥麻袋公司供应各种新旧麻袋。国标107*74麻袋:装粮食,装瓶子,装药材。有九成新的,有一次性的,有无窟窿无补丁的,有带小补丁的。小麻袋:30*50和50*70等,有装螺丝螺母的,有装土的,有防汛麻袋、抗洪麻袋、防洪麻袋、工程麻袋等。价格有0.9元(30*50小麻袋)、1.5元(50*65防洪工程麻袋)、2元(装瓶子麻袋)、3.2元(小补丁麻袋)、4.0元(无补丁麻袋)、4.8元(一次新麻袋)。大量现货、质量优良、价格低廉,欢迎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