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PE市场供需方面来看,总供应达1115.37万吨,同比增加42万吨左右。其中国产供应711.13万吨,同比增加9.3%,进口量累计404.24万吨(截至5月份),同减少4.4%。其次,需求增速相对放缓,据统计1-5月份中国塑料制品产量总计2936.6万吨,同比增加6.4%。
1 供需与资金短兵相接上半年“W”趋势显著
图1
2016年上半年PE市场行情整体呈“W”趋势,波动幅度较往年较小。元旦归来,石化频繁降价销售,且原油走弱,原料价格下跌至上半年低位。2-4月份,PE市场行情整体小幅上涨,主要由于石化检修较为集中,原料供应减少,且石化控制库存低位运行,支撑市场走高。但4月中下旬开始,石化频繁下调出厂价,市场缺乏利好支撑,截止5月底,价格重新跌回低点。然6月份,期货连续大涨,加之石化配合拉涨,PE市场出现一波大幅上涨的行情。今年上半年价格同比下滑明显,其中线性均价同比低741元/吨,高压同比低1085元/吨,低压同比低763元/吨。就LLDPE而言,4月初出现最高点,价格达到9600元/吨,但较2015上半年的高点10800元/吨,同比减少11%。
2进口料走出倒“V” 品种间价差收窄
图2
2016年上半年国内PE进口市场整体呈现倒“V字型”走势,一季度末期走高,在二季度前期达到年内高点,随后一路下跌,在二季度末期再次跌至年内低位。相较2015年同期,今年上半年进口市场价格振幅明显放缓,波动幅度在 100美元/吨左右。从品种来看,LDPE价格在三品种中处于高位,HDPE膜和LLDPE价格接近,相差不大。整体来看,2016年相比去年一个明显现象就是品种间价差差距不大,且三大品种价格走势惊人一致。2015年品种价差在80-100美元/吨,而2016年上半年,各品种价差不超过50美元/吨。
2016年PE进口市场进口量波动趋势和去年类似,在经过春节前的长期阴跌之后,节后市场价格开始震荡上扬,3月份聚乙烯进口量超过100万吨。一季度例行地大规模装置检修造成外商供应偏紧,导致聚乙烯4月和5月的到港量在80万吨左右。加之恰逢聚乙烯旺季,进口市场受利好支撑,三大品种价格逐渐走高。
2016年上半年进口价格虽有波动,但总体来看价格变化较为平稳。据卓创资讯跟踪监测的价格显示,2016年HDPE膜均价同比下跌9.7%,LLDPE同比下跌6.7%,LDPE同比下跌8.6%。
3进口来源国地位微调 阿联酋后来居上
图3
2016年上半年进口来源国前三的是伊朗、沙特和阿联酋,其次是韩国和泰国。自2013年以来,韩国跌出前三的位置,阿联酋取而代之。中国韩国进口减少的原因有一下几点,一是中国聚乙烯市场上半年绝大多数时间处于全球价格的低点,韩国外商自然而然选择去价格较高的欧洲、美国等其他市场。而且韩国和欧盟很早便签订了关于聚乙烯的自贸协定,韩国向欧洲出口聚乙烯享受“零关税”待遇,这点也要比“中韩自贸协定”有优势。二是产自韩国的聚乙烯多是高端料,价格较高。随着下游制品厂订单不佳,除了长约的大型工厂外,市场上对韩国料消化能力一般。
阿联酋的进口量跃居第三位,要归功于北欧化工去年完成的在阿联酋的博禄三期项目。博禄三期项目涉及一套108万吨/年的全密度装置和一套35万吨/年的高压装置,总计增加143万吨的年产能。这些增加的产能产出的产品,大部分分流到欧洲,当然也有一部分流向中国市场。
预计下半年随着农地膜的旺季到来,主要提供线性的新加坡的占比将会有所上升,但总体占比变化不大。
4停车检修常态化 四至五月仍是高峰
表1 2016年上半年国内聚乙烯相关装置停车/检修统计表(详询致电0533-6090252)
据卓创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PE装置总涉及检修产能在1023.3万吨/年,占总能产66%。其中损失产量粗略估计为56.43万吨,较去年同期93.52万吨下降40%(主因部分企业大修去年完成)。按月度来看,产量损失多集中在4.5月份,月度损失量分别为12.87万吨、14.8万吨,近几年来看,四五月亦是石化装置检修集中月份;6月份伴随中韩石化、神华包头高压以及宝丰等装置恢复生产,产量损失下降至10.12万吨,但因部分装置例如中韩、神华等装置大修恢复开车初期开工负荷较低,同时四川石化低压在六月份长时间低负荷运行等,6月份损失产量略高于预期。
5电商发展如火如荼 线上线下完美配合
2016年6月30日,中国石化化工品电商平台——石化e贸网正式上线运营。作为合成树脂行业的领头企业,其电商平台的上线标志着合成树脂行业已完全进入“互联网+时代”,将实现产业链信息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高效运转,推动服务客户的流程更优化,内容更丰富。
细数国内的电子商务平台主要是企业独立建立运营的平台,建设主体主要有生产企业、贸易商和第三方。
表2 国内主要电商平台代表
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将大幅提高产品铺货范围,扩大客户群体,节省人力资源成本。尤其对于生产企业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产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可以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客户服务,完善和补充原有销售体系,通过对外完整与对内ERP系统对接,优化业务流程;可以加强与核心客户的互动,增强与核心客户业务优化和服务优化,如:企业系统级对接,或借助企业间联合平台;可以多渠道共存,借助多个渠道发展客户,根据客户类型的不同,通过不同的平台发展;可以引导企业布局,通过线上平台,加速了对新区域的开发,引导线下布局。通过线上与线下机构的合作建设新的销售模式。
6 塑料制品增速放缓行业开工稳中小降
数据方面,2016年1-5月份,我国塑料制品行业运行数据依然喜人,国内制品产量累积达2936.6万吨,同比增长6.4%,对比2015年1-5月同比增速7.6%,增速虽有放缓,但整体表现稳定。
图4
经历了2014年、2015年下半年传统旺季原料下跌行情后,2016年塑料制品企业对原料储备相对谨慎,但是不论是从今年PE原料库存尤其石化库存一直维持低位,还是从上图开工率来看,塑料制品行业今年整体运行态势表现仍相对稳定。从去年下半年业内感叹生意难做的声音不在少数,但从今年实际市场对原料颗粒消化情况来看,好于预期。当然从上图看出,目前开工自3月份至今仍处在震荡下行趋势中,其中以中空市场为例,当前主要因淡季效应影响,预计8月中下旬开工有望逐步提升。
总体来看,我们塑料制品行业依然处在扩张状态,但因塑料制品企业数以万计,目前行业竞争压力较大,虽企业多数表示今年运行情况一般,但订单方面仍多维持正常情况,规模企业订单部分同比增加,总体来看,塑料制品行业增速虽有放缓,但“十三五”期间我国全面进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塑料制品行业也将陆续想高端领域进军,未来仍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7、下半年检修与投产齐飞 市场争夺战硝烟弥漫
表3 2016年国内聚乙烯下半年检修计划
单位:万吨
备注:上述检修日期仅供参考,以实际检修日期为准。
下半年来看,国内聚乙烯装置检修装置仍相对较为密集,其中7-8月份更为集中,因相关企业检修时间较长,考虑到大修之后开工负荷不高,故卓创预计供应影响将集中于8-9月份,同时参考上半年装置检修影响来看,装置检修之前会有一小波炒作期,但高价持续时间多较为短暂。分产品来看,此轮检修影响较大品种仍然是线性,涉及产能120万吨+65万吨(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影响来看,蒲城、延长榆林影响区域较广,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及西南都有涉及,中沙检修将对222WT用户带来影响,高压影响多是兰化和上海石化的高压用户,影响区域兰化高压分布较广,各个大区都有涉及,其供应方面需要多关注大庆石化高压排产,而上海石化高压主要影响地区主要是华东地区;低压方面主要是中空(延长榆林中空及中沙中空料),该企业中空产量及影响力都相对较大;但7月份来看,中韩7月份中空排产量较大,或可弥补中沙检修带来的损失;同时如果8月份中韩加大管材料的排产,初步预计管材料方面影响预计不会太大(管材料方面尚需观察四川石化低压管材料生产状况,目前来看,7月份有望实现100N生产)。同时还要考虑到进口的影响。
表4 2016年国内聚乙烯新投装置
单位:万吨/年
中煤蒙大线性产品基本与中煤产品一致,近三个月定价来看,与中煤产品基本持平;神华新疆高压装置与榆林高压装置亦较为类似,后期延续竞拍网站竞拍模式;中天合创目前来看,12万吨釜式法高压装置主产涂覆料,25万吨管式法装置则注塑,吹塑、薄膜为主;初步计划产品覆盖薄膜、中空吹塑、注塑、单丝、管材及电缆等应用范围,涉及牌号其中膜料7个,注塑料2个,管材料2个。但投产初期,基本以通用料为主,销售方式来看,中天合创延续石化代理模式,其中中石化华北预计将是主战场,华东、华中等大区亦有涉及。
综合来看,6-7月资金的进入让市场深切意识到,国内聚乙烯行业下半年将是一场异常激烈的争夺战,仅供需基本面来看,线性自不用说,原油拉高,棚膜需求启动以及9月期货交割等因素支撑,线性品种不管是煤制还是油制,在第三季度有望走出新高,而中煤蒙大投产并未给予线性打击亦说明国内线性仍有较大需求空间;高压市场来看,虽然国内高压盘子小众所周知,但神华榆林高压自去年圣诞节前后投产之后,今年上半年在华东华北以及华中西南等大区混的也算风生水起,因此下半年高压新投产找到其合理定位不算难事。同时低压市场伴随各个石化企业牌号不断推陈出新,未来或将出现新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