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对塑料的10大误解!粉碎谣言,为塑料回收正名!

尽管塑料已经成为了三大通用材料之一,在生活生产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领域,但周围依然存在着一些对塑料和塑料回收行业的误解,小编列举了对塑料的10大误解,让我们粉碎谣言,为塑料正明!

误解1:废塑料回收就是小作坊回收


粉碎谣言:“废塑料回收就是小作坊回收”,是大多数外行人对于行业的看法。但是从行业人来说,这种说法,有些坐井观天。

小作坊回收确实是废塑料回收的一种模式,但是这种模式是最低端的,所获得的产品也是最低端的。这些小作坊已经不适用将来我国废塑料行业的发展局面,已经被逐渐淘汰。废塑料行业存在一大批技术优良、经营策略先进、产品附加值高、环境经济价值贡献巨大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才是废塑料行业的主体。

误解2:饮料瓶回收再用会导致有害物质释放


粉碎谣言:做再生塑料的朋友们都知道,全球每年有成千上万个塑料瓶得以回收再利用!有用作纤维领域(短纤、长丝)的,有用到聚酯片材、板材领域的,有用于改性合金的,符合食品级标准的还可以再用于食品包装的(可口可乐等国际巨头企业采用了越来越多的再生PET)!

目前用量最大的塑料水瓶是用PET制造的,这是一种轻量、耐碎和经过严格测试的材料。根据大量的检查,FDA允许PET瓶用于饮料包装做单次或重复使用。事实上,可再次灌装的PET瓶在很多国家已经频繁使用。

误解3:“限塑”“禁塑”了,为什么还要大量使用塑料制品?


粉碎谣言:“限塑”是指国家限制生产和使用厚度为0.025毫米以下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指那种有两个提手的塑料袋,没有提手的塑料袋比如平口袋、连卷袋等没有限制。“禁塑”是某些省禁止所有塑料袋(吉林省)或者禁止所有塑料购物袋(云南省)的行政规定。

“限塑”、“禁塑”不是针对所有塑料制品。至今为止,塑料仍然是日常生活中适用范围最广,性能最好,最方便、便宜,最节能、最环保的材料,塑料制品只会用得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

误解4:进口固体废物就是进口“洋垃圾”

粉碎谣言:两种不同的名称会造成两种不同的后果。

“固体废物”,当人们了解以后,会夹道欢迎;而当“洋”碰上了“垃圾”,则瞬间点爆了人们激昂的爱国热情,进而拒绝接受了解这个“洋”,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这么多年来,绝大多数人都习惯了“洋垃圾”这个说法,而忽视了“固体废物”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标准中明文规定的词语,更不清楚我国对于固体废物是有相应管理规定的。只有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才能叫做“洋垃圾”。

误解5:塑料制品加进了大量塑化剂,最好少用塑料

粉碎谣言:这是严重的误解,常用的塑料制品中只有聚氯乙烯的软制品需添加塑化剂(增塑剂),其实绝大多数塑料制品是不含塑化剂的。

误解6:珍珠奶茶里的珍珠加了塑料

粉碎谣言:奶茶中的“珍珠”是淀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粉圆产品。为了有好的口感,其中会加入小麦蛋白,这是因为小麦蛋白有很好的水合性质和结构性质,能够更好的跟淀粉结合,使“珍珠”更有弹性。另外,“珍珠”粉圆在加工过程中还会使用一些食品添加剂,主要是凝固剂、稳定剂和增稠剂。它们都是允许使用的合法添加剂,安全性都是可以放心的。而且由于过量添加会影响口味,也不需要担心商家会加得太多。

至于说“珍珠”加了“塑料”则完全没有依据,小麦蛋白、增稠剂之类的添加剂虽然是高分子物质,但和塑料没有任何关系。

误解7:塑料保险杠不安全

“不要买日本车,皮太薄。日本车塑料的保险杠不结实,一碰就碎。”在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各种对于汽车保险杠的评价,有些车友认为材质偏软的保险杠缺乏保护能力,从而影响整车安全性能。

粉碎谣言:在事故中真正的受力部分是保险杠内部的防撞梁以及吸能盒,或者说是靠车架的结构设计来将撞击产生的冲击力化解,并不是靠一个保险杠的强度来挡住外力。出于多种原因考虑,最终汽车厂家们采用了塑料保险杠以取代金属保险杠。为什么用塑料?

在事故中可以保护行人

便于汽车设计与生产

自动修复功能

误解8:矿泉水瓶会致癌

阿联酋一个12岁女童因连续16个月使用同一个矿泉水瓶得了癌症,如果你为了节俭或图方便而重复使用该类塑料瓶,就会受到癌症的威胁。

粉碎谣言: 塑料瓶中含有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DEHP,对男婴确实可能造成一些“潜在”的风险,但是主要起到雌激素的作用使得男婴内分泌紊乱,和癌症并无关系,对女童也未发现有类似的作用。不过,为了减少这类物质的可能摄入,不要反复使用一次性的饮料瓶是明智的。

误解9:高温汽车中的塑料瓶装饮料会致癌?

粉碎谣言:一则广为流传的高温天汽车中的塑料瓶装饮料会致癌的消息,让不少人心惊胆颤。而事实是想要塑料瓶中PET发生水解反应,温度至少要达到120摄氏度,远远高于夏天车里所能达到的温度。对于正规厂家生产的符合标准的PRT瓶制品来说,即使是在夏天高温的汽车中使用也是安全的。

误解10:发泡塑料餐盒受热会产生二恶英强致癌物


粉碎谣言:二恶英产生的条件是:含苯环物质和含氯、溴类物质同时存在;温度270-400℃,有金属催化剂存在。 发泡餐具的主要原料为聚苯乙烯树脂、滑石粉、硬脂肪酸钙、丁烷等。其生产过程是直接采用聚苯乙烯树脂,加入丁烷及其他助剂,通过挤出、发泡制得,生产过程全部为物理混合过程,无化学反应。

虽然聚苯乙烯属含苯环化合物,但发泡塑料餐具生产是在密封无氯条件下进行,无产生二恶英的条件。

免责声明:
商家成长中心旨在传递废旧行业相关资讯,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标记来源。非原创文章,已标明出处,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者决策的直接建议,任何依据网站信息进行的投资、买卖、运营等行为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商家成长中心无关。
若文章触及您的利益,需删除、修改,或其它事宜,请同商家成长中心在线联系,请致电18003110350。

分享到:
+1
2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发表
匿名
全部评论

塑料制品厂采购再生塑料的专业平台:www.zaisub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