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Feijiu网资讯平台 | 责任编辑:Alisagu
2016-08-11
1228
PET桶在调味品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回收也逐渐引起再生业者的关注。那么,以PET为原料的酱油桶在回收时需要克服哪些困难呢?今天我们来简要分析一下。
众所周知,目前再生PET主要的回收来源是废旧饮料瓶,这类废料的占比高达65%以上。而目前国内的清洗厂,其加工模式与机器设备也是与废旧饮料瓶破碎清洗相配套的。
图1
由于瓶盖HDPE的密度小于水,在破碎清洗的过程中会漂浮在水上,与沉入水底的PET瓶体破碎料自然分离,因此目前废瓶加工的难点就是分离密度同样大于水的PVC标签。随着瓶片加工厂规模化、机械化发展的加快,现在的大中型瓶片加工厂都是采用脱标机来去除标签纸,以达到规模化生产、节约加工成本的目的。
然而就目前的PET酱油桶来说,回收难度却再度加大。除去PVC标签与HDPE的瓶盖以外,绝大多数的PET酱油桶还多了一个便于提携的把手。通过卓创对清洗厂的调研显示,目前国内PET酱油桶的把手虽然材质基本与瓶盖类似,为HDPE的,但是由于其不与食用的调味品接触,因此部分加工把手的厂家会添加钙粉以降低成本。这样就使得破碎清洗时把手破碎料也沉入水底,给瓶片清洗带来一定的困扰。不仅如此,PET酱油桶上的把手,采用人工分离的难度也相对较大,这也对瓶片清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伴随着PET应用领域的扩展以及饮料瓶包装的花样百出,目前瓶片回收加工的难度越来越大。不论是添加钙粉的瓶子把手,还是全身都覆盖PVC标签的瓶体,都需要瓶片清洗厂耗费更多的人力成本。而在瓶片价格持续低迷的当前,眼花缭乱的包装无疑更打击清洗厂的回收积极性,更加不利于废旧塑料的回收再利用。
反观废物循环再利用较为发达的日本,回收观念的差距立见高下。当我们还在利用漂亮的包装博人眼球之时,日本早在1995年就颁布了《容器包装再生法》,不仅要求瓶体为无色透明的PET,更是要求PET瓶上的把手为无色透明PET,标签为更易分离的PE或者是BOPP。这样既解决了杂色瓶回收利用难的问题,又提高了瓶片加工的效率,进一步促进了日本再生塑料行业的系统化发展。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再生行业规范化发展不仅需要我们再生人的不懈努力,更是需要各行各业包括消费者回收意识与观念的加强。此外,国家也应加快循环产业的立法进程,督促各类包装标准的统一。只有这样,包括酱油桶在内各种层出不穷的包装瓶才能更加合理有效的实现回收。
免责声明:
商家成长中心旨在传递废旧行业相关资讯,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标记来源。非原创文章,已标明出处,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者决策的直接建议,任何依据网站信息进行的投资、买卖、运营等行为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商家成长中心无关。
若文章触及您的利益,需删除、修改,或其它事宜,请同商家成长中心在线联系,请致电1800311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