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OLED面板真的过剩了?

目前,全球已公布的OLED生产线超过30条。

iPhone X采用OLED显示屏,给整个智能手机板块带来强大的示范效应。另外,OLED在电视、汽车、航天、可穿戴设备,以及工业应用等方面依然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据TrendBank《全球OLED面板产线地图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已公布的OLED生产线超过30条。

▲来源:TrendBank

目前,最新的一条产线为京东方福州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

2018年底,京东方与福州市政府、福清市政府等就该项目签署框架协议,项目投资总额465亿元,生产高端手机显示及新兴移动显示产品。

那么问题来了,智能手机用AMOLED面板似乎会供应过剩?

★ 以下我们以5.5英寸OLED智能手机来进行详细的分析

据DSCC数据显示,从2017年到2022年,全球采用OLED面板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从4.04亿部增长到8.99亿部,年平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7%。

▲来源:DSCC

从上图可以看出,柔性面板收入增长,从2019~2022,柔性和刚性的出货比例相当,各占50%。

另外,我们可以明显发现智能手机的屏幕尺寸也发生了变化。

▲来源:DSCC

2017年超过80%的OLED智能手机面板不超过6英寸,其中5.5~5.99英寸面板占比超过60%。

2018年5.5~5.99英寸的OLED智能手机面板占比约为38.1%,超过6英寸面板占比约为30.8%。

2019年以后,采用超过6英寸OLED智能手机面板呈现较高占比,平均大于50%。

这意味着大尺寸的柔性可折叠智能手机将成为未来几年内的趋势。

据TrendBank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中国大陆量产的OLED产线共有6条,如下图标注:

▲来源:TrendBank

以5.5英寸的OLED面板来进行统计,如以上6条线均于2019年满产,可生产约5.29亿片5.5英寸OLED面板,远大于2018年5.5~5.99英寸智能手机的出货量(1.69亿部),也远大于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用OLED面板出货量(预计4.04亿部)。

这是否意味着:目前国内现有的十多条OLED产线已经过剩?未来几年内采用OLED面板的智能手机年增长率能完全吃下OLED面板线产能?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国内OLED面板厂的良率爬坡期,还是需要给国内面板厂足够的时间去提升良率。也需要给终端市场缓冲期,来适应柔性和可折叠技术带来新的应用场景。

根据Counterpoint发布的2018年最新全球手机销量排行榜TOP 10,可以发现全面屏手机的尺寸全部集中在5.7~6.01英寸之间。

当全面屏手机尺寸达到5.7英寸时,其有效显示面积才会略微高于5.5英寸的非全面屏手机;7英寸的全面屏手机有效显示面积远远大于5.99英寸的非全面屏手机显示面积。因此,7英寸的全面屏手机整机尺寸也会显著提升。

随着可折叠手机的推出,大屏幕(大于7.2英寸)手机将越来越多。据DSCC预计,2020年,7.2英寸以上的OLED智能手机面板将占到16.3%的比例。

另外,随着OLED开始向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及汽车应用等新市场发展,OLED产能或将产生额外的强劲需求。

免责声明:
商家成长中心旨在传递废旧行业相关资讯,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标记来源。非原创文章,已标明出处,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者决策的直接建议,任何依据网站信息进行的投资、买卖、运营等行为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商家成长中心无关。
若文章触及您的利益,需删除、修改,或其它事宜,请同商家成长中心在线联系,请致电18003110350。

分享到:
+1
1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发表
匿名
全部评论

企业处理废旧物资就来Feijiu:www.feiji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