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改性尼龙加工技术及应用研讨会

致各相关企、事业单位: 

随着市场的细分化,最近两年改性尼龙市场应用前景一直很好,但加工技术等方面还是面临诸多问题。故企业专委会应企业要求组织召开《改性尼龙加工技术及应用研讨会》,欢迎行业内的大咖积极参加,热心参与您所热爱的行业!

大会宗旨:

加强行业间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

大会主题:

1.  改性尼龙技术要领

2.  特种尼龙的应用

3.  发泡尼龙技术

4.  绿色尼龙回收再利用

5.  尼龙扎带产品问题诊断

6.  尼龙产品模具设计要领

会议时间:

2019716日下午2点开始报到

2019718-19日(2天)

2019720日参观天海集团、尼龙产业园区及“中华第一古军校”云梦山

大会地点:

鹤壁迎宾馆★★★★★(前台:0392-3371888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鹤煤大道中段242号)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产业发展专委会 

承办单位:北京盛世联盟会展有限公司管理咨询分公司

协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郑州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宁波大学

赞助单位:宁波七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塑料》杂志、《中国塑料》杂志、中国聚合网

参会价值:

与会价值:了解市场及上下游企业需求及发展最新动态

参观价值:参观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取其精华

知识价值:完善的技术含金量和市场分析

部分课题:

新材料发展趋势与预测

                  深圳大学  特聘教授

尼龙产品(扎带等)注塑问题诊断和模具设计要点

               徐昌煜 模仁精密有限公司 总经理/先进成型技术学会创会理事

新型脂肪族旋光性聚酰胺的设计合成及其手性拆分性能研究

        赵清香  郑州大学 教授

尼龙阻燃研究进展

           北京化工大学  教授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备与成型

        刘春太郑州大学教授

准备中

        马永梅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

准备中

                      四川大学   教授

 

收费标准:

1、会议费2800/人;620日前汇款2300/人,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000元;汽车、轨道交通、家电、电子行业1000元。

2、往返交通费及住宿费自理,鹤壁迎宾馆每晚430元含双早。“中华第一古军校”云梦山(150元)

3、赞助具体请咨询联系人

联系方式:

微信报名:13641338137  张晓东

 箱:samtbeijing03@126.com/samtbeijing@vip.126.com

专委会联系人:崔玲   张晓东 13641338137  手机号可加微信

特邀报告老师简介:


徐坚 博士/研究员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

曾于2000-2008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科研/财务/院地合作等),1998-2005年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8-2013年纤维改性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1-2005年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高性能结构材料主题专家组兼高性能碳纤维关键技术专项组组长。2006-2010年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专家组首席专家,2011-2015年国家863计划专家委员会专家; 863计划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国家973计划碳纤维项目首席专家。国家基础科技条件平台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办公室主任(科技部)。2009-2015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2008-2017年ISO/TC202主席。

现任:国家新材料领域专家委专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发改委),国家新材料重大专项专家组专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科技计划材料基因专家组专家(科技部)。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高分子通报》《化工新型材料》副主编。参与、负责撰写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新材料领域发展战略规划。


徐昌煜 (Charles Hsu)

学历:1982年获得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University)机械工程硕士,1970年获得中原大学机械工程学士。

经历:

2005 - 今先进成型技术学会(Society of AdvancedMolding Technology或SAMT)创会理事(Founding Director)

2005 - 今模仁精密有限公司(MoldZen PrecisionCompany Ltd.)董事总经理(Managing Director)

2008– 今 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模温技术)监察人

2003– 今中原大学模具与成型科技研发中心顾问

1991– 今塑胶工业技术发展中心(台湾台中)注射成型课程讲师

1991 –2005, 2014台湾区模具工业同业公会模具设计课程讲师

2011– 2013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外聘专家

2011–2012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内饰模具暨成型工艺协会  总顾问

2008–2012 常州市模具工业协会  荣誉会长

2005 - 2009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Nanjing ChervonIndustry Co., Ltd.)高级技术顾问

2003 - 2008 香港震雄集团 (Chen Hsong Group)资深顾问

2006 - 2007 韩国YUDO CO., LTD(全球第一大热流道系统厂)顾问

2005 - 2007 济翔医材股份有限公司 (MedicalChain International Corp.)技术长(Chief Technical Officer)兼顾问

2004 - 2005 康佳集团(Konka Group)模具暨注塑技术高级顾问

2003 - 2005 模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oldZen Technology Co. Ltd.)董事长

2004 - 2005 精成科技集团(gbm Group)机构事业部技术长(Chief Technical Officer)兼模具事业处暨注塑事业处资深顾问

2002 - 2003 先进成型技术有限公司(Advanced MoldingTechnology Co. Ltd.)总经理

2000 - 2002 中原大学机械系系友会理事长

2000 - 2001 欧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营运官(Chief Operating Officer)兼模具事业处资深顾问(Senior Consultant)

1991 - 2003 台湾区模具工业同业公会模具设计课程讲师

1989 - 2000美国C-MOLD公司亚太区总裁 (President, C-MOLD Asia/Pacific)兼绮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dvancedCAE Technology, Pacific, Inc.)总经理(General Manager)

1988 - 1989 美国C-MOLD公司技术顾问 (Technical Consultant)

1982 - 1988 历任美国AEC公司CAE部门的CAE软件工程师(CAE Software Engineer)、咨询服务经理(ConsultingServices Manager)和研究发展总监(Director of R & D)

1970 - 1979 在台湾的裕民运输公司、华夏海湾塑料公司、核能研究所等单位担任机械设计工作

其他:

徐先生是全世界最早商业化的两套塑模CAE中的一套 –MOLDCOOL (美国AEC公司制品)的作者。也是该公司MOLDFILL软件包的共同作者。

1982年迄今,徐先生及其团队在美国7年和在亚太27年完成的各种模具分析案已经超过3,700件。

1993年至1999年,徐先生在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担任蒋氏工业慈善基金赞助的中国注塑工业高级经理人员培训班的CAE课程讲师,经理/厂长级学员超过800名。

1989年迄今徐先生在亚太各处讲授塑料制品设计、塑料模具设计、热流道技术、气辅注塑成型技术、薄壁注塑成型技术、新型注塑成型技术的应用、注塑成型问题诊断、塑料成型CAE、模具厂与注塑厂的合理化等课程。 学员已经超过三万七千名。

徐先生于2008年12月17日在上海市获得《现代模具》杂志授予“2008现代模具专家”。

徐先生于2012年获选进入青岛科技大学行业创领者名人堂。

2014年徐先生獲得先進成型技術學會(Society of Advanced MoldingTechnology)頒發”產業服務終身成就獎 (Life Achievement Award forIndustry Service)”.

赵清香 教授/博导

现任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工程塑料研究室主任。中国工程塑料工业协会理事,聚酰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工程塑料应用”杂志编委。河南省创新性科技团队“高性能功能化高分子材料开发与应用团队”的学术带头人。郑州11.25聚才计划创新领军团队带头人。

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郑州市科技攻关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在科研方面,多年以来,长期从事新型工程塑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尤其是致力于以石油副产品轻蜡经微生物发酵得到的长碳链二元酸为原料合成长碳链尼龙及高耐热半芳香尼龙的研究和工程化、以及这些尼龙品种的深加工产品开发与应用研究。先后获得国家发明奖,国家“六五”、“九五”科技攻关表彰奖,杜邦科技创新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奖励;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60余篇被SCI、EI收录。申请22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17项已授权。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高科技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与企业合作的大型横向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指导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研究生50多名。博士后6名。


马永梅 研究员/博导

现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课题组长。主要研究领域是:高分子/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目前,主要从事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工业化应用转化工作和高分子及相关材料无污染高值循环利用领域的研究。19976月获得华中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7年~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程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作博士后。1999-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从事相关研究工作。在重要学术刊物上(ACS NANO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POLYMERCHEMISTRYPOLYMER论文百余篇(其中SCI论文九十余篇,他引次数大于2400),其中以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单篇他引538次【ToxicologyLettersIF3.5, 2007:168: 176-185】。申请发明专利一百八十余项,其中已授权百余项。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发明二等奖一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及省科技发明三等奖两项。任国内核心期刊《塑料》和《现代塑料加工应用》杂志编委。任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塑料工业协会理事和中国聚酰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和国家重点科技研发项目。与企业合作广泛,有数项成果已产业化。


刘春太  教授/博导

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目前担任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材料成型及模具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应用力学学报》、《模具工业》、《力学与实践》等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塑料成型加工、塑料模具优化设计与制造等领域的理论、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工作。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论文70余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以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等多项奖励。目前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为:聚合物成型过程数值模拟、聚合物成型过程的跨尺度建模和计算、聚合物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优化、国家战略用聚合物制品的研制等。

个人经历:

1983,9-1987,7 北京大学力学系读本科,获理学士学位。

1990,9-1993,7 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读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

1999,9-2003,6 在职师从申长雨院士攻读郑州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6,9-2007,8 美国Ohio State Univrsity访问学者。

1990,7-2009,5 郑州工学院,郑州工业大学,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力学系讲师,副教授(1998年),教授(2003年)。

2009,5-2015,3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

2015,3-至今,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郑州大学材料成型及模具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河南郑工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持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973计划:高聚物成型模拟及模具设计制造中的关键问题研究(2012CB025900,2012.1-2015.12, 3000万,项目组专家,秘书长)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性能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制品成型、成性机理与控制研究(11432003 ,2011.01-2018.12,360 万,与申长雨院士联合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石墨烯/热塑性聚氨酯(TPU)导电复合材料的力-电行为研究(11572290,2016.1-2019.12, 79万,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透明聚碳酸酯注塑结构件成型-服役性能的数值和实验研究(11172271,2012.1-2015.12, 58万,主持)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注塑模CAE软件ZMOLD的集成化研究(10872186,2009.1-2011.12,36万,主持,已结题)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交叉项目:高聚物成型加工与模具设计中的关键力学和和工程问题(10590350,2005.5-2009.4,800万,子项主持,已结题)

7.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聚合物水辅注射成型装备和成型工艺开发 (112102210459, 2012.1-2014.12,10万,主持)

8.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碳纤维/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开发及其性能强化(2011.11-2013.12,65万,主持)

9.高铁项目(青岛四方):时速500公里试验车头灯灯罩的研制(2010.6-2012.12, 230万,与申长雨院士联合主持)

10.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高速动车组CRH车灯灯罩的制造、测试和标准制定(111100211200,2011.6-2013.12,300万,与申长雨院士联合主持)

主要科研获奖:

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基于模拟仿真的聚合物加工及模具优化设计与应用,2003

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注塑成型模具及制品设计与生产过程的计算机集成技术, 1996

3.化学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注塑成型过程计算机模拟技术,1995

4.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橡塑制品成型及模具设计中关键力学问题和计算方法,2002

5.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集体奖):“神七”出舱宇航服头盔面窗研制,2008

张胜  教授/博导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火安全材料研究中心主任。1988年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1990-1993石油大学学习并获得硕士学位;1993-1996年在北京理工大学获得材博士学位;1996年起担任北京市工程塑料合金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98-2006年在英国博尔顿大学历任访问学者、博士后、高级研究员、高级讲师等。主要从事阻燃高分子、阻燃织物和阻燃剂设计合成等方面的研究。承担了多项英国EPSRC、DTI和英国国防部以及多项国家自然基金、科工委军工项目等课题。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申请专利50多项。所在中心有教师9名,研究生50多名。现任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员、英国火科学协会会员、英国纺织学会会员、中国消防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阻燃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石化协会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结构与建材防火专业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免责声明:
商家成长中心旨在传递废旧行业相关资讯,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标记来源。非原创文章,已标明出处,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者决策的直接建议,任何依据网站信息进行的投资、买卖、运营等行为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商家成长中心无关。
若文章触及您的利益,需删除、修改,或其它事宜,请同商家成长中心在线联系,请致电18003110350。

分享到:
+1
1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发表
匿名
全部评论

企业处理废旧物资就来Feijiu:www.feiji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