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在环保风暴下,中小企业活该被关停?
发布时间:2019-06-28 浏览次数:140次发布人:孙道亮
从中央到地方严查环保,像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风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只是在去产能、降杠杆、高目标等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个别地方搞一刀切、一阵风、运动式,让环保变了味儿。一次次声势浩大的环保行动让民营中小企业在生死边缘游走。
过去两年内,仅仅京津冀地区几十万家“散乱污”企业被整改关停,其他地方查封关闭的也不在少数,包括化工、印刷、建材、矿业、水泥等各行各业。而这些所谓的“散乱污”企业,基本上全部都是中小企业。
多年来,国家倡导和扶持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国民经济中仍旧占据主导地位。这些小企业养活了几亿人口,支撑了地方经济发展。在环保面前,这些曾经的功臣真的活该被关停吗?
我国的中小企业有一大部分是家庭式的个体经营者,很先进的环保设备买不起,供销渠道不完善,产品的竞争优势也不是很明显,有的还偷税和排污,这些无疑是地方污染整治的“眼中钉”。所以面临巨大的环保压力时,最先被砍一刀的必然就是这些民营中小企业。
虽然生态环境部已经三令五申明明禁止环保“一刀切”,不准集中停工停产,但地方层面面临环保考核,搞不好还要被约谈问责,对这些很难达到环保排放标准的中小企业下手,变着法地“一刀切”,无疑是见效最快的手段。
当然,除了被“一刀切”牵连的,许多中小企业本身也有自己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严查环保,许多中小企业没有足够重视,偷排超排,严重污染生态环境,被许多老百姓举报,这才被查封关停,有的直接关门大吉。
不管环保多严,像风暴多猛烈,民营中小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还是需要重视的,尤其是企业倒闭造成的失业等一系列民生问题,不容忽视,也不能忽视!
专家:环保风暴让许多中小企业倒下,是历史的必然
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内,化工、橡胶、石灰窑、涂料、砖瓦窑、轧钢、陶瓷等许多行业中小企业遭遇了环保风暴,被直接两断三清(断水、断电,清除原料、清除产品、清除设备),被查封,被关停,被要求整改。
环保越来越严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如何“活下去”?
以2015年新环保法的启动为标志,从2016年的中央环保督察开始,我国各大行业企业迎来了“清洁化生产”时代。过去那种牺牲换经济发展,偷税漏税,通过不正当手段压低价格的恶性竞争已经成为历史,所以还抱着这种想法的企业,必然是没有任何前途的。
国家严厉打击“散乱污”企业,肯定是这些企业问题太多。具体来看,许多中小企业没有环保、工商、土地手续,是名副其实的“黑户”,没有安装环保设备,或环保设备不正常运转,违法超标排污等问题,正成为地方污染防治的最大阻碍。
环保风暴让许多中小企业倒下,是历史的必然。
过去,这些企业的确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功不可没,但这些小散乱污企业给一小部分人带来财富的同时,给更多的人带来了污染,损害了大部分人的利益,已经无法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因此要么整改,要么关闭,没有第三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