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水泥厂错峰生产:化解过剩产能
发布时间:2015-02-13 浏览次数:119次发布人:李经理
错峰生产对于当前产能过剩严重的水泥行业来说,也提供了一条化解的新途径。
以东北为例,数据显示,目前东北地区共有熟料生产线115条(含在建),总产能1.4亿吨。2013年东北三省共生产水泥1.2亿吨,折合熟料0.78亿吨,水泥熟料过剩46。
此次东北停窑涉及103条水泥熟料生产线,共计4000万吨水泥产能。
“当前,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水泥产能总体严重过剩,市场恶性竞争不断,出现企业生产越多,亏损越多的现象。”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巡视员吕桂新认为,错峰生产也是当前水泥产能过剩化解的一个有利途径,可以说是“消化一批”。同时,原材料司也确认近期将水泥错峰生产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推动。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北方地区水泥错峰生产是一种尝试性的行业自律行为,但在多位受访业内人士看来,在工信部及各地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这一举措的强力推进有了更好的基础。
由于泛华北地区错峰生产的水泥企业众多,涉及到冀东水泥(12.15,0.100,0.83)、金隅股份(9.39,-0.050,-0.53)、天瑞水泥、中国建材等上市公司的相关业务。因此错峰生产的执行效果值得关注。
除了自律外,《泛华北地区水泥企业错峰生产自律公约》特别提到“对不履约企业,建议由省市经信主管部门约谈企业主要领导,建议取消水泥企业准入名单、生产许可证核准或年审”,同时对不履约或违约的企业,根据停窑期间生产熟料总量,建议环保部门加大污染物排放收费处罚力度。
此外,即使正在履行重点工程建设供货合同的企业,在履约合同完成后,还必须顺延补上同等停窑期限。
吕桂新也明确表示,在明年初总结此次错峰生产的经验后,工信部将会同发改委、环保部等相关部门,探索逐步建立在北方冬季采暖地区水泥错峰生产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