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电网费用的分摊方法
发布时间:2018-03-26 浏览次数:233次发布人:臧路路
电网费用的分配需要了解详细的系统潮流和系统的运行方式。根据考查期内每种负荷情况确定电网设备的使用情况。 一、反映网络成本定价的费用分摊 (1)每个输电网资产所要求的年度收人的确定; (2)在规定的运行条件下,每个单独网络元件对网络中每个节点提供输电或配电服务的比例的确定; (3)将确定的一系列运行条件下每个元件的使用比例进行平均,以确定在贷款偿还期内每个元件的使用份额; (4)根据所估计的份额,把每个网络元件所要求的收入分摊给每个用户; (5)通过增加每个节点中的每个网络的成本份额,来确定这个节点上的总成本。 二、向负荷分配发电出力 在反映网络成本定价的方法中有一个主要前提,就是要对电源和负荷节点进行定义。采用“电气距离”连接电源和负荷。在这种方法中,认为某一地区的大部分负荷由电气上较近的发电机组来承担。在电工术语中“电气距离”指的是两点之间的阻抗,它可以通过一种称为“故障水平算法”的标准工程算法来确定。对于在一天中某一时间的一个特定的负荷和特定的发电条件下承担负荷的发电商,一旦应用了上述假设,那么就有可能跟踪由于对每个负荷供电或者由发电机引起的通过电网的潮流。那么由某一特定负荷所引起的任何一个元件对网络的使用,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比例来确定。这个比例是用于对这个负荷供电的元件上的潮流与所有负荷和发电商对网络使用的总潮流的比值。 三、用于费用分摊的运行工况的确定 由于某些负荷和发电商对网络的使用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上负荷和发电机的状况,因此,要检验不同负载和发电模式下的运行状况。这些模式的确定是依据未来的平均运行情况。要研究的运行时间段是在系统运行最紧张的时候以及为此要为网络进行投资的时候。为此,建议用于主要输电系统的成本分配过程的运行工况如下: (1)将上一财政年度负荷和发电条件作为实际的运行条件; (2)采用的运行条件包括系统最大需求的30d。在每个互联区域,如果系统高峰的30d不包括系统最高峰的10d,那么互联系统运行条件将包括这10d。 通过计算每个网络元件对该负荷发生的所有费用的总和,使每个负荷的全部电网费用计算出来。这一计算步骤归纳如下: (1)归于网络元件的成本。全部相应的网络成本用年成本分数分配给每个网络元件,它与在网络估价中的最佳替代方案的价值成比例(成本分数是年收入要求与在折旧的基础上估价的网络全部替代方案价值的比率)。 (2)为对负荷点分配发电出力,确定故障影响矩阵。基本故障影响矩阵的计算是发电商对负荷分配的基础。并且只有在最大需求负荷条件下,所有发电商以按比例的输出量来满足负荷需求以及所产生的基本故障影响矩阵是所有运行条件的基础时才可以进行。故障计算时设定发电机阻抗为零,因此在计算中只考虑网络的影响。 对负荷进行实际发电出力的分配,可以执行以下几个步骤: (1)当在一个实际的运行条件下,基本故障影响计算不考虑依照电气距离分配实际负荷时计算每个发电商的实际输出量。例如在特殊的运行条件下,离负荷点近的发电商所承担的负荷要超过它的输出量。 (2)在每个研究的运行条件下要再次计算受约束情形下的分配。要不断地对负荷重新分配发电出力,直到发电商总出力等于实际负荷情景下的出力。要对每个负荷情景重复上述过程。 (3)计算每个负荷的线路潮流贡献。对于每个电力潮流情景,应用电力潮流分析技术进行灵敏度分析。根据上述的约束分配矩阵在发电商供应每个负荷时,该负荷有相应的改变。由每个负荷的一个小的改变所引起的每个网络元件(线路或变压器)上潮流的变化可以计算。类似地,假设他们供应的负荷与由约束分配矩阵确定的一样,那么就可以计算出来由发电商所提供的电量了。 (4)计算每个网络元件在每个负荷下的相对利用程度。 〔5)当所有的运行情况已经完成时,根据按地理位置分配的方法(即均摊当所有运行条件情况完成后,根据所考虑的运行工况下每个负荷在线路元件上已经导致的最大的潮流组成),按照比例分摊各个网络元件的成本。 最后,将网络费用分配给每个用户。这一过程包括求出由负荷引起的所有网络元件相应的使用费用之和以及每个元件所分摊的费用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