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我国新一代军机单机用钛量显著增加
发布时间:2019-05-10 浏览次数:237次发布人:王先生
我国新一代军机单机用钛量显著增加
从全世界角度来看,由于现代军事作战对兵器装备要求不断提升,装备所使用材料也随飞机代次升级而更新。军机传统以钢为主,之后逐渐以铝代钢,并加入钛合金和各类复合材料。
根据有色金属学报的统计,最新一代军机不仅钛合金用量显著提升,铝锂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比例也进一步提高,对普通铝合金和钢形成进一步替代。
用钛量方面,我国最新的四代战机的钛用量相较三代、三代半战机增长大约超过1倍。这意味着即使维持每年生产的军机数量不变,我国军用钛合金需求也将翻番。
从数量上看,我国军机总量不少。根据英国flightinternational在2017年的统计,我国军机总数量和俄罗斯并列世界第二位。我国未来军机增量前景仍十分广阔,主要基于三点原因:
(1)本报告第一部分已经论证的未来装备放量的趋势
(2)我国军机结构相较军事强国并不均衡,根据flightinternational的统计,我国直升机和运输机占比相较美国显著偏低,这一现状不利于我国实施海外远距离作战,也不利于陆军、空军配合
(3)旧款待退役军机占比偏高,如目前在役战斗机中仍有一定歼-7、歼-8系列。
近两年直升机、运输机、战斗机的新机型集中亮相,叠加目前部分在役机型比较落后的现状,未来军机数量可能进入高速增长期。
我们预计未来10年,仅军用飞机和其发动机带动的高端钛合金需求至少在5万吨的水平,年均复合增速在20-25。
若对标前文美国军机数量,考虑我国将与之形成匹配的战斗能力,我们预计10年内我国将新增约500架三代机、200架四代机、200架运输机、1000架直升机、200架其他飞机。
另外,高端军品钛合金在材料后端损耗率高、成材率低,造成比实际飞机上用量更高的钛原材料需求量。
据调研的情况,这主要来源于:
(1)原材料在后期锻压或热处理过程中出现力学性能不达标,造成报废(成材率)
(2)后期材料加工过程中因切割、深冲等工艺形成边角料,边角料可能出现应力集中或形状和尺寸不合适,无法继续使用(损耗率)。高性能钛合金成材率大约在1:3.5,损耗率可能高达70。
航空发动机方面,目前发动机中钛合金主要用在中温区(低温区部分使用陶瓷基复合材料,高温区使用镍基或钴基高温合金),质量占比大约为25。此外我们假设发动机的装配比1:1.2,即需要20的备用发动机。
目前我国军机使用国产发动机比例还不高,发动机用钛的增长一看军机本身数量的增加和代系的更新,二看国产发动机的研制进度和未来配置率的升高,不区分需求量中的国产和进口发动机的情况下,我们预计每年军用航空发动机的钛合金总需求量大约在2万吨。
除军机机身、航空发动机外,还有导弹等军用装备使用钛合金,其用钛量不易预测,但我们认为在军机数量增加的前提下,其携带导弹需求很可能也相应提高,预计其他领域装备用钛总需求量也将出现增长。
增速方面,我们前面提到新一代军机用钛量比旧机型提升一倍左右,也就是如果保守假设年产飞机数量不变,仅是代系更新,5年爬坡期假设下cagr也可以达到15。考虑到军改逐渐落地后装备出现补偿式增长,我们认为军用钛合金年均复合增速在20-25是比较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