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化工用钛需求萎缩
发布时间:2019-05-10 浏览次数:268次发布人:王先生
前面配备需求的增加是第一个看好军品钛合金的逻辑,而我们第二点逻辑与市场有所不同,将来本钱端海绵钛的价钱可能稳中有降。缘由一方面是需求端,钛材整体(含民品)的需求在将来难有大幅度提升。
依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的统计,2011-16年,我国钛材总消费量从4.94万吨降落至4.42万吨,其中占比最大的化工范畴消费量逐年减少,从2.72万吨降落至1.86万吨,消费占比从55.0降落至42.0。
化工下游钛材消费状况还尚未显著改善。遭到近年来环保政策严厉执行的影响,新建化工项目审批严厉,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显著降落,截至2017年12月,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制备、医药制造、化纤制造四个子范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均处于低位。
由于钛在化工中主要用于制盐和制碱设备(冷凝器、换热器、电解槽、钛阳极等)而非作为原料,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偏慢阐明化工设备增速偏低,对钛材整体需求也将降落。化工各子范畴中,运用钛材作设备最多的化学原料和制品业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为-4.0,对钛材整体需求构成不利的影响。
虽然2011-16年,下游航空航天钛消费量从4080吨上升至8519吨,消费占比从8.3上升至19.3,但化工依然占领钛消费主力,航空航天消费量的增长并不能抵消化工范畴用钛量的降落。并且冶金、电力等范畴用钛量坚持平稳,船舶和海洋等新范畴的钛产品暂未见到严重技术打破。
各个范畴综合看,估计中短期内钛材总消费量不会显著增长,可能坚持稳定或略有降落,从而使上游的海绵钛需求遭到一定抑止。
而在供应端,有别于市场观念,我们以为目前钛产业链(民品)过剩的产能出清并不理想,并且近两年有大量新产能可能投产,海绵钛供给过剩的状况可能进一步加剧。
目前钛行业仍处于海绵钛-钛锭-钛材全产业链严重过剩、利润十分微薄的状态,而低端钛锭、钛材的产能过剩不易自发出清,由于消费钛锭的熔炼设备、消费钛材的机械加工设备除钛合金之外,技术上也能够对其他多种金属制品停止熔炼和加工,不会由于低端钛材的亏损而自发清退。
所以钛行业过剩的本源在于海绵钛,只要海绵钛出清到位,钛锭和中低端民用钛材的利润才可能提升。
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的统计来看,我国海绵钛产能自2006年以来开端高速扩张,从当年的1.5万吨上升到2014年的峰值15万吨。
随着产能无序扩张,海绵钛价钱从高点23.5万元吨降至缺乏5万元吨。从统计数字上看,2016年海绵钛产能下滑至8.8万吨,产量为6.7万吨,产能应用率为76,比14年仅45的产能应用率有所提升。
但经过调研理解到,名义产能的降落更多是统计口径的改动,局部由于亏损而停产的产能未计入产能数据之中,形成2015年名义上的海绵钛产能数据明显降落。但大局部停产产能设备维护状况良好,若海绵钛价钱反弹,这些产能仍具有进入市场的可能,若进入市场将形成供应端呈现较大压力。
综上而言,海绵钛行业的调整还处于初步阶段,而并非接近完成。参照行将进入行业的几家企业的状况,将来行业中企业应具有的特性是:消费高质量航空级产品(即0级或0a级海绵钛)、具有全流程工艺和相应的低本钱、具有较大的产能和范围效益。
估计在新产能进入行业、产业调整到位后才有可能迎来海绵钛价钱的复苏,中短期内海绵钛价钱不具备明显上涨的条件。但这关于高端钛材加工企业,特别是高端军工钛材企业来讲是一个利好,由于军品多是在一段时间内由军方锁定价钱,上游原料价钱中短期稳中有降将有助于钛材加工类企业利润程度的进步。